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2012年臺灣獼猴保育管理研討會之心得報告(上壽山見真章-上)


主講者(杉山  幸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榮譽教授)言:日本學者為研究日本獼猴的細部行為等,於日本猿猴公園開始餵食日本獼猴,接著開放遊客的餵食,為吸引更多遊客而增加園區的收入,允准遊客近距離的餵食。遊客或人為大量餵食的結果,造成族群數量的大量增加,族群數量的增加間接衝擊著園區內的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遊客近距離的餵食也直接造成人與猴之間的衝突。
基於上述原因,有關單位開始採取遊客不餵食的措施及管理,雖然不允准遊客的餵食,日本研究團隊為與獼猴相處是和諧的,為持續研究日本獼猴的細部行為,所以是可以繼續餵食的,唯有如此才能使研究持續地進行而不間斷。甚至有些島嶼亦是如此的作法,此種作法依本人的觀點,有點只准官方放火而不准百姓點燈的疑慮。
日本有些島嶼是不允准遊客的餵食獼猴,就不存在人與猴之間的衝突問題。此時本人頓悟,只要人與猴之間的一方不存在,沒有互動就沒有餵食與不餵食的問題存在,也就沒有人與猴之間的衝突問題之存在。如往昔遊客餵食獼猴及有人猴衝突的大社區觀音山與旗山區的旗尾山,於民國99年此兩區的臺灣獼猴消失了,就沒有餵食與人猴衝突的問題之存在了。
當本人提出此觀點時,主持人(裴家麒院長/屏東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卻以不屑的語氣,這就是你對臺灣獼猴保育與管理的看法?而打個問號?這是我的感受,不知各位感受如何?是否得到點滴的啟發?高崎島(封閉島嶼)的人猴衝突點在於餵食,而壽山地區(開放島嶼)的人猴衝突點主要在於棲地的破壞及休息區(公設或私闢)內,是人驅趕及挑釁獼猴所造成的。
高崎島與壽山,兩者之間存在著諸多的差異,作法當然是不同的。依本人的觀點,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的經營與管理,在經營上是減少生態環境的衝擊及棲地的復育,在管理上是登山客的再教育及志工的態度與生態的解說能力之再訓練。
日本猿猴公園採取遊客不餵食的措施及管理,的確降低了人與猴之間的衝突,但族群數量還是持續的增加(以高崎島為例)。也造成諸多的後遺症,如許多日本猿猴公園的關閉,減少餵食的量而造成一社群(數量達1000隻以上)的離開猿猴公園,至附近地區而危害當地的農作物。
猿猴公園的遊客不餵食與餵食獼猴,都造成獼猴的族群數量增加,可知餵食與不餵食獼猴與獼族群數量的增加是「負」相關的,也就是兩者之間是「無」相關性的。當猿猴公園獼猴族群數量的增加,就採人為的節育方法(目前採兩種方法),獼猴危害當地的農作物,也採人類自稱的人道方法,為何不採「猴」道呢?人道處理的方式是遭保育團體的反對,節育方式對獼猴的行為影響如何呢?而且尚在追蹤、研究中的回答。
此時本人才「瞭」呀!臺灣各地盛行餵食臺灣獼猴的始作俑者,竟然是日本猿猴公園的獼猴,原來旗尾山-青春嶺、台中-大坑與台南-南化是仿傚日本猿猴公園的作法,反而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目前旗尾山-青春嶺的獼猴,因各種因素已不存在了。
恍然大悟呀!原來主持人(裴家麒院長/屏東科技大學國際學院)20年來與高雄市政府合作的研究計畫內容(柴山地區人猴衝突的管理-因餵食造成人猴的衝突-作法皆是不要又不要等等)是沿襲主講者(杉山  幸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榮譽教授)的理念與作法,可說是一語道破,為何臺灣於食、衣、住、行、育與樂上,有多少是模仿日本的,有如緊箍咒-孫悟空永遠逃不出釋迦牟尼的如來掌。
主持人於會場上說:他不是靈長類專家,也不是社會或心理專家,也不是生態與生物專家?到底是「什麼」專家?真是搞「啥」專家?主持人於會場上又說:臺灣獼猴之經營與管理,談了20年也談不出一個結果來(所以然),這是臺灣人的悲哀!也是臺灣獼猴悲慘命運的下場呀!
主講者於綜合討論時言:壽山的植被與生態環境等確實與高崎島是截然不同的,來壽山兩天便知道了,但主講者不知道壽山獼猴食物的來源是75%以上之桑科植物,可食性的植物已達360種以上,而人為的餵食僅有1%
臺灣獼猴與日本獼猴在型態上的是尾巴,而其他的特徵皆很相似,在地理隔絕及長期隔地演化下。兩者之間的習性與行為是有所不同的,而且兩者之間的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亦有所差異,可參考日本猿猴公園的遊客不餵食的措施及管理的觀點,在壽山在地的特殊文化背景下,為何不採「因地制宜」的方法呢?也許大家心知肚明吧!它山之石,豈可攻錯?
日本獼猴社群的數量可從數百隻到數千隻之間而組織一個數量龐大的族群,但臺灣獼猴社群的數量只在10隻至數十隻之間而各地的族群數量也有所不同,所以兩者之間社群數與族群數是迥然不同的。當主講者談到因日本猿猴公園餵食花生與黃豆而造成日本獼猴的「畸形」嬰猴,而本人因社群數或族群數的龐大,是否近親交配的可能。主講者的回答是尚在研究中,他不是遺傳學的專家的回答,但本人親自在壽山20年的記錄中,只有3隻「畸形」嬰猴之紀錄。
日本研究團隊為何能繼續餵食日本獼猴?為何能親近獼猴?為何在臺灣不行?本人在壽山20年(4000天以上)在徐芝敏及摩悌老師的指導與引導下,由於角色的轉變而經常發現臺灣獼猴的細部行為。每當於寫作分析時,在國內就是找不到臺灣獼猴文獻或資料可參考,只能參考國外文獻或資料,因為在臺灣對臺灣獼猴的細部行為完全「闕如」,這也就為何一直在禁止餵食或人猴關係上「空轉」的原因。本人是國文系畢業,看不懂與聽不懂日文及英文,許多整理的資料都停留在尚未發表的階段而等待著發表於國際期刊(但快了-請各位拭目以待)。
主講者(杉山  幸丸博士)的專題演講是日本猿猴公園所形成的問題,其所強調是問題的形成,雖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禁止遊客餵食,但還是有些問題未解決,如上述所提的問題,所以日本研究團隊、學者才要長期持續的追蹤其所造成的後遺症,並繼續餵食日本猿猴公園之日本獼猴。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臺灣獼猴保育及經營管理



臺灣獼猴保育自民國78年實施野生動物保育法以來,已談了數十年,結果呢?臺灣獼猴自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而降至保育的第三級,甚至可達到獵殺的程度,這就是臺灣的保育作法,往往在「數量」上大作文章。
民國78年農委會普查「全臺」臺灣獼猴族群數量約1仟隻,民國88年主流的專家學者調查「全臺」臺灣獼猴族群數量,推估約20萬隻。民國98年主流的專家學者說:「壽山」臺灣獼猴族群數量有1仟多隻,社群數有43群,並稱說族群密度超過族群負載量的「危言聳聽」。
請問是否主流的專家學者有親自參與調查嗎?當然沒有?社群的資料如何來的?當然是口述的資料?族群數量是第幾手資料?當然是推測?當然沒有有真實性與正確性可言嗎了。我一直於溪埔國中任教37年,教導學生的為人處事是「誠實」2字,於壽山21年就是「專一」精神,才能對壽山「瞭若指掌」,並不那些主流的專家學者之「瞎子摸象」呀!
臺灣獼猴數量是很難統計,因為須個體辨識,如遠觀而不親近臺灣獼猴,有如登天之難?族群的分布,常因各種「誘因」及「人為」因素而改變活動範圍。目前「全臺」臺灣獼猴族群數量如何?增多或減少?為何行政院農委會來個臺灣獼猴非傷害性生殖「控制」的研究案?真是「不食人間煙火」。
臺灣獼猴管理也談了數十年,結果呢?還是一直在「不要」餵食的問題上打轉,並發布新聞稿宣稱勸導不要餵食已見成效?我說是:「見笑-汗顏」,因為主流的專家學者所用的比較研究法,根本不是科學的研究方法。請問科學的研究方法主流的專家學者能超過50%的誤差嗎?能以「不正確」之誤差太大估計值來計算族群的密度嗎?
喔!我終於明白了。原來主流的專家學者都是主流的靈長類之專家學者,並不是生態或生物的專家學者?更喜歡「一意孤行」地「套用」日本獼猴的研究資料,沾沾自喜地套用在臺灣獼猴的身上,所研究的結果完全與日本獼猴的研究資料「相同」,所以聽到,看到或研習資料所呈現之臺灣獼猴經營與管理的建言、作法及看法,大多是「大同小異」,也就是「雷同」。
主流的專家學者「不打自招」地說:臺灣獼猴的經營與管理已談了20年,所有的作法皆無效,同樣的問題還是存在?我心想:就是同樣的問題還存在?主流的靈長類之專家學者才有研究計畫可拿,才有長期的經費可拿呀!問題當然是不能解決的呀!更不能「對症下藥」呀!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物種歧視


壽山動物園得意洋洋地宣告於2年內引進馬達加斯加共和國20隻狐猴,並給予自然空間,但目前壽山動物園內的靈長類動物卻關在封閉的柵欄裡,尤其是臺灣獼猴關在狹隘的獨自鐵籠內,猶如是一所監獄,可謂是「天壤之別」呀!
狐猴是保育類動物,關在壽山動物園內的靈長類動物難道不是保育類動物嗎?何況臺灣獼猴是臺灣的特有種呀!為何有如此的物種歧視呢?物種間歧視的比人類的性別歧視有過之而無不及,何況目前壽山動物園是「2266」呢?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奇蹟破滅了

壽山地區獼猴:2012年6月3日出生的嬰猴於2012年10月20日從樹上掉下來受傷而雙腳癱瘓,很不幸地此嬰猴於2012年11月4日死亡,但母親不離不棄並替其理毛。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嬰猴奇蹟式的存活下來

壽山地區獼猴:2012年5月21日出生的嬰猴於2012年9月14日受傷(頭頂與右腳),在母親及自己求生意志下,奇蹟式的存活下來。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母愛的偉大

2012年5月5日出生的嬰猴,因受傷後無法行動,在母親的照顧下於2012年9月16日終於能行動了。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警察隊隊員值得讚嘆!


本人於西元1993年開始觀察、研究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生態,自西元1995紀錄以來,每年皆會發現獼猴被捕獸器夾傷、死亡、失蹤與中毒事件。以西元2010年與西元2011年成雌雄猴與亞成雌雄猴為例:西元2010年成雌雄猴與亞成雌雄猴被捕獸器夾傷、死亡有11隻,失蹤有92隻及中毒有5隻;西元2011年成雌雄猴與亞成雌雄猴被捕獸器夾傷、死亡有6隻,失蹤有66隻及中毒有13隻。西元201112月成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以來,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警察隊隊員不辭辛勞地上山巡邏及宣導正確的保育觀念,截至西元20128月底止,壽山地區卻無臺灣獼猴被捕獸器夾傷與中毒事件發生,所以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警察隊值得讚嘆!感謝您們辛苦了,唯一的遺憾是有2隻幼猴遭野狗啃食。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無知的人類對臺灣獼猴的傷害越來越殘酷


1989年訂定「野生動物保育法」後,對臺灣獼猴的保育有它一定的功效,近年來,臺灣獼猴更被認為是野生動物保育成功的範例。但隨著獼猴保育成功之後相繼傳來的卻是人與猴之間的不愉快消息。
臺灣獼猴侵擾民宅時有所聞,果園農民總是抱怨獼猴偷取作物,登山的遊客都懼怕獼猴的搶食,偶爾還能看到獼猴下山到柏油路上逛大街的新聞。從高雄柴山、彰化二水、中部玉山國家公園,到台北陽明山,屢傳臺灣獼猴抓傷遊客的個案,最後吃虧的總是臺灣獼猴群體,難道人都是對的嗎,也該捫心自問了。
為此,農委會不僅立冊教導農民如何驅走臺灣獼猴,近來更放寬保育法,賦予各縣市更多權力處理臺灣獼猴偶爾傷害遊客的個案,在這些「處理方法」中,甚至明白寫出,必要時可使用傷害性的手段達到防治的效果,十幾年來,無知的人類對臺灣獼猴的傷害越來越殘酷。
無知的人類對臺灣獼猴的傷害是如此地頻繁,其中以高雄北壽山(柴山)因獼猴偶爾搶食的問題最常被媒體報導而最受關注,造成訛傳北壽山(柴山)臺灣獼猴惡名昭彰的形象。為了阻止猴子搶奪食物的個案,人類祭出各種法寶,像是BB彈、彈弓、棍棒、電擊棒...等等工具,以驅趕在休息區對食物虎視眈眈的臺灣獼猴。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於2002年開始,絞盡腦汁,用盡辦法,針對騷擾民眾的臺灣獼猴之個案進行捕捉,爾後於2005425的新聞稿中明白的寫出,建設局將與學術機構研究捕捉帶頭破壞果園的臺灣獼猴。並在2009年於柴山設置五處宣導「不餵養、不接觸、食物不外露、不攻擊、不帶寵物上山」的宣導看板,民眾若是不當接觸或餵食野生獼猴,將會處以五千元到一萬元的罰金。並在20107月,成立高雄市獼猴志工隊,驅趕離住宅區過近的獼猴,跟登山民眾宣導不餵食獼猴。
許多學術單位和機構,也積極想解決人類所造成的臺灣獼猴之問題,於是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在澎湖四角嶼進行臺灣獼猴的野放試驗,分別於19985月、9月和19997月、8月野放了20隻收容中心的獼猴於澎湖四角嶼上,這些獼猴均為被政府捕捉,或遭民眾所棄養的個體,試圖想讓這些被棄養的獼猴在自然環境中發展其應有的社會結構,並為澎湖當地居民帶來觀光效益。待試驗成功之後,更可望能將部分野生的臺灣獼猴移往四角嶼野放,期盼減少臺灣獼猴的族群密度。
然而,2001年,這群獼猴卻又因未能成功轉化為觀光資源,且傳出獼猴抓傷兩位到島上撿拾貝殼的婦人,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滿,認為這些野放的臺灣獼猴已經危害到他們的安全,在當地民眾強烈要求遷移之下,獼猴被迫從四角嶼撤離回到臺灣本島的收容中心。
到了2011126,壽山終於正式升格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人類所造成的燙手山芋,開始有人提議效仿香港政府,替獼猴節育的想法,以期更有效的控管臺灣獼猴的數量。但是,我們探究香港政府替獼猴絕育的背景,是源於1913年,為了維護九龍和新界的民生用水不被汙染,引進了外來種恆河猴來吃有毒植物馬錢。在香港幾乎沒有天敵的恆河猴數量愈來愈多,在地狹人稠的香港,人與猴爭地,而於2007年開始香港漁護署為恆河猴進行絕育手術。
相較於香港的外來種恆河猴,臺灣獼猴是臺灣特有種,也是這座島嶼上,除了人類以外的唯一的靈長類動物,牠們的外型和我們相像,牠們的基因和我們類似,牠們的行為和我們如出一轍,可是牠們的命運卻和我們大相逕庭。
美國芝加哥動物研究學者Fooden. J.,在台南左鎮菜寮溪,發現臺灣獼猴的牙齒化石,經過三年的研究比對,2003年提出報告,認為臺灣獼猴可能早在三十萬年前,就輾轉來到這座島落地生根,成為這島上的住民,而今這批臺灣島上的"原住民"卻變成和人類利益相爭的敵人。
我們回顧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訂定之前,臺灣獼猴族群的確曾經面臨生存浩劫,當時的牠們做當作山產店可口的佳餚,頭骨是藝品店最暢銷的紀念品,出生不久模樣甚是可愛的小嬰猴與母親分離成為人類的寵物。大量的獵殺、捕捉使得臺灣獼猴一度頻臨絕種,臺灣獼猴也就順理成章進入保育名單,變成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經過10年的保育,農委會在2001年公布了一份臺灣獼猴族群數量調查報告,對外公布全臺灣的獼猴有二十五萬隻,於是獼猴數量過多、爆增的傳聞甚囂塵上。更由於臺灣獼猴危害農作物的事件屢見不鮮,農民央求農委會降低臺灣獼猴的保育等級,於是在2008年將臺灣獼猴第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被降為第三級的「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學術界也開始研擬要將臺灣獼猴列為合法的實驗動物,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將向中研院提案,成立國內首座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認為數量眾多的臺灣獼猴似乎有潛力成為靈長類實驗動物。
現在一般大眾通常會直覺的認定臺灣獼猴已經保育成功了,數量已經夠多了! 然而臺灣獼猴是真的保育成功了嗎?雖然農委會在2008年將臺灣獼猴的保育降級,但同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IUCN)的保育紅色名錄仍將臺灣獼猴列為易危(VU, Vulnerable)的等級,IUCN警告:「臺灣獼猴雖然沒有立即絕種的危險,但因為棲地破壞和人為干預,中長期而言,仍將面臨絕種的高度風險。」。我們真的能自信的說保育成功了嗎?
10年來,臺灣獼猴從「珍貴稀有」變成一文不值,從需要保育的野生動物變成農民最大的敵人,在一片撻伐聲當中,我們可曾仔細思考我們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我們可曾回首看一看臺灣獼猴這條坎坷的「保育之路」?
無知的人類對臺灣獼猴的傷害越演越烈,臺灣獼猴歷經捕捉、獵殺、保育、野放、降級,命運始終在人類的操縱之下浮浮沉沉,人類變成一個高高在上的主宰,任意的決定臺灣獼猴的生與死。
難道片面的數量就能決定保育的成效嗎?沒有長期駐點追蹤監測,我們如何評斷這十年間的數量增長?臺灣獼猴25萬隻的數量從何而來,農委會也私下承認,這是個誤差值很大的「估算」,實際族群數量從十四萬到三十八萬,「都有可能」。仔細探究之下,才發現我們一直以來所倡導"保育"其實漏洞百出。
臺灣獼猴常被認為是野生動物保育成功的範例,但是,卻沒建立長期監測其族群生態的機制,導致一般大眾對於臺灣獼猴的認知多是一知半解,隨著媒體的報導起舞,大部分的報導幾乎是未經求證的錯誤知識。以高雄壽山為例,私人自闢的休息區以及道路狀況非常嚴重,還恣意放置各項人工設施和栽種景觀植物於私人休息區中,並強行驅趕闖入此地的獼猴,嚴重破壞壽山地區的生態環境,讓自然的棲地遭到破壞與減少。當大家在關注人猴衝突這個議題的同時,卻鮮少有人注意壽山生態棲地被破壞的情形,長期監測站的設立,可掌握壽山臺灣獼猴族群狀況,及人為破壞的情況,並建立臺灣獼猴資料庫,才能更了解臺灣獼猴真正的保育狀況。
臺灣對待野生動物的觀念和態度,看似個保育觀念非常暢行的國家,但問起如何與野生動物相處,卻幾乎懵懵懂懂。其中的問題點在於缺乏環境教育解說及志工有效管理。我們對民眾所作的宣導,不該只停留在規勸,而是規劃良好的解說教育制度,培養解說員及志工,使民眾能得到完整且正確的環境教育。另外,我們在志工管理方面缺乏實際的管理經營和推廣,許多民眾都知道有志工,但是通常都不知道志工的工作是甚麼,沒有妥善的規劃和宣傳讓志工服務無法發揮最大效益。
當我們使用錯誤的方式與野生動物相處,這讓人與猴之間的關係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其實大部分的臺灣獼猴並不敢真的對人攻擊,因為牠們也不了解人類,不曉得人類的行為代表什麼意義,為了保護同伴牠們往往只好選擇防衛。與野生動物相處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尊重」及「平等看待」。並不因為我們身為人而比較高等,也不因牠們只是動物而比較低下。
最後我們應該了解真正的"保育動物"絕不是由動物的增加數量來決定成功與否,保育應該視為整體環境的保育,和傳播正確的環境教育知識,並非對於媒體錯誤的報導照單全收,當我們用心去了解臺灣獼猴的世界,真正站在"自然"的角度去看野生動物,才是和平的開始。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行政院農委會:不食人間煙火


行政院農委會的投標案是臺灣獼猴非傷害性生殖控制,請問行政院農委會是否已經的確調查「全省」臺灣獼猴數量與分布,千萬不要如同民國86年般以問卷調查的普查方式,最後來個「推估」了之。
   
「壽山」也是如此,為何呢?因是同「掛」人呀!行政院農委會是國家級的單位,也該學學同是國家級的壽山國家公園,可以用「紅外線」攝影機來統計「全省」臺灣獼猴數量與分布,真是笑掉大牙的楚門世界。
   
何謂非傷害性的學術名詞,此名詞是在混淆視聽,有些人為達目的是不擇手段的,於過程中一定造成臺灣獼猴的傷害及死亡,非傷害性可謂無稽之談。
   
各位鐵定忘記了嗎?高雄市政府長期與某人合作,只為「小小」的一案,卻造成「
壽山」臺灣獼猴數「百」隻的「冤魂」呀!阿彌陀佛,不是不報,時機一到就會報呀!
   
唉!
行政院農委會根本「無」統計與調查「全省」臺灣獼猴數量與分布,為何來個臺灣獼猴非傷害性生殖「控制」的研究案呢?不知數量又如何控制,就是沒有前因哪有結果。喔!了解了,因為那幫人最喜歡「倒果為因」。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內政部+民視


說也奇怪?往昔所有新聞媒體播出壽山臺灣獼猴畫面,從來不會寫出是資料畫面與日期。真是怪了,民視於2012624日星期日播出壽山臺灣獼猴畫面,卻偏偏又特別寫出是2011311的資料畫面。「抓包」了,此畫面的確是2007年的畫面,而且一再被各新聞媒體所「利用」播出的畫面,難道又如林務局一樣「五」與「八」分不 清楚的「誤植」色鳥嗎?但從播出的內容而言,可以「無知」二字形容之。
   
內政部宣導餵食罰款之事,那是高雄市政府往昔「掩耳盜鈴」之事,本人已多次評論了,「老掉牙」之事等於「炒冷飯」一般,是捨本逐末的作法,也可以「無能」二字形容之。成立第一座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有規劃嗎?有取締嗎?只會與「結構」綁在一起的可悲呀!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高雄市校長調校或留任遴選真的是玩「假」的嗎?


高雄市校長調校或留任遴選真的是玩「假」的嗎?為何呢?因為於今年調任或留任的校長,經過某會議協商「通通」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通通」有學校可任職,那何須校長調校或留任遴選制度呢?
舉一實例!本人「認為」無心校務的人「一週在校的時間12天而已,這不是很『誇張』」嗎?是一位「不適任」的人。溪中「不適任」的人申請調任第一所學校(結果該校電話頻頻詢問)→協商調任至第二所學校(結果該校也是電話頻頻詢問)→協商調任至第三所學校(結果該校更是是電話頻頻詢問)→協商調任至第四所學校,竟然能合溪中「不適任」的人,可謂「步步高昇」。
第四所學校人員「反對」是無效的,只能以「罵聲」連連形容之。如此地糟蹋校長調校或留任遴選制度,難道高雄市校長調校或留任遴選制度,也是「掩人耳目」的作法,毫無任何「實質」的意義,那何必有此制度呢?
再「不適任」的人都有學校可「去」,難怪此人「氣燄」是如此的高漲,卻不付「一點丁」的責任。把高市溪中當作「皇太后」的作風,處處「搖擺」官威的威權時代,難道高市教育局「不知」嗎?哎!遴選制度是何等的「民主」?卻是「官官相護」何時了???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troop fission)於壽山地區是常見的行為


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troop fission)屬於偶發且較鮮見的行為。但是壽山地區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的分群行為,卻是每年都會發生的社會行為,所以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troop fission)於壽山地區是常見的行為。
本研究自19937月起,觀察發現壽山獼猴ABCDEFK共有7主群,社群自分群日期起、成功地分群則
AaAbBdBeCdCeDaEaEcEeFaFbKbKcKdKeDaBFaAFbAKbCKbD群共有21旁支群。
失敗地分群則有BaBbBcCaCbDaAEbEdKaKbAKbB群共有11群的短暫分群,追蹤觀察20121231止,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壽山臺灣獼猴剛出生的嬰猴

壽山臺灣獼猴剛出生的嬰猴(2012年4月29日早上)(臉是紅通通的,臍帶及雌猴吃剩的胎盤還在)及一隻雌猴抱著2011年出生的幼猴及2012年4月29日早上出生的嬰猴。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建言


日前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管處及高雄市觀光局等,至壽山等地移除外來種植物。壽山地區外來種植物何其多,經常辦理淨山活動,為何只移除紫背鴨柘草、黃金葛呢?紫背鴨柘草、黃金葛是生長在私闢休息區附近。一勞永逸的作法就是鏟除私闢休息區,附近外來種植物自然即清除,這才是治本之道。
辦理一次「清淨、親近」的活動,就能讓民眾認識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簡直是難如「登天」。因為自78年開放以來,登山民眾既得利益是不可能放棄的,壽山有如登山民眾的「後花園」及有如「廚房」般的隨意進出。而且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規劃與台江國家公園的成立之前的規劃是「截然不同」的,何況台江國家公園目前的狀況也「連連」。
千萬不要以外行人來領導內行人?何況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的人員對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了解是在「狀況外」。為何呢?如調查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分布或志工訓練,請國立中山大學生科所徐芝敏教授擔任顧問,其他動植物請國立中山大學生科所張學文教授擔任顧問,即可「迎刃而解」又可節省不必要的浪費。
說到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浪費經費的程度真是難以「想像」,因為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之前,壽山地區的範圍及界限,高雄市政府及軍方都已測量N次,為何現今又再次測量,何不參考往昔的就好呢?處於狀況外,必定浪費公帑,公帑多是人民的血汗錢呀。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猴性與人性的比較

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是臺灣特有種,唯一非人類靈長類的保育類動物,因此臺灣獼猴是可以與人類作一比較。臺灣獼猴記憶力雖不如人類,所以記恨的程度比不上人類,人類記恨的程度可達到「過河拆橋」的境界。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社群群內(核心)雄猴個體更替及移入的平均年齡層於青年期佔72.83%67/92),及個體平均年齡約為7歲(1176/127隻)。群內(核心)雄猴個體平均任期為318天(115258/363次)。
就以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群內(核心)雄猴個體任期不足1年而言,群內(核心)雄猴是社群內最高的領導者(群內雄猴排第一位階)。臺灣獼猴群內(核心)雄猴`任期不足1年之因素,除了社群結構與社會行為外,如成雌猴的接納權等因素,但領導者的領導風格與人格特質顯得特別重要,往往可當上3年左右。
研究發現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核心雄猴的任期有「任期制」及位階晉升的「倫理制」。人類目前高唱「高」關懷及「高」倡導的領導風格,卻出現下列「不」應該有的人格特質。諸如
1、領導者無創新、高瞻遠囑的眼光及遠見、願景。
2、領導者無法塑造溫馨、和諧、融洽、關愛、友善與人文精神的校園。
3、領導者無心經營與管理、無經營與管理的能力。
4、領導者經常無事生非、頤指氣使,自以為是,一意孤行。
5、領導者經常逢迎拍屁、毫無擔當,爭功諉過、推諉卸責。
6、領導者經常專權跋扈、不尊重人,剛愎自用、專斷獨行。
7、領導者自我為中心的決策,無法溝通意見。
8、領導者的威權意識而濫用職權,管理如當官,處處擺威風。
9. 領導者不懂人情世故,過河拆橋的作風。
所以臺灣獼猴的猴性有其「純真」的一面,反而人類有其「醜陋」的一面,就是人類的醜陋,才將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汙名化」。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杏壇之恥?學術之恥?

在杏壇服務36年,「杏壇現行記」什麼奇奇怪怪的事都會發生。比奇怪更奇異的事,當然是以「不可思議」來形容之。高雄市某國中(其實此國中聞名於高雄市杏壇)校務評鑑,評鑑人員當場的評鑑結果是有32項缺失,校長的治校方法及能力也有12缺點(是很含蓄地說),及不適任的總務主任(目前接受心理諮商師的治療)。校務評鑑結果出爐了,竟然「熱到91度」的績優學校,而且通通有記嘉獎一次,有夠「誇張」。
在壽山研究臺灣獼猴已20多年了,壽山發生何事我會不知道嗎?關於臺灣獼猴之事的來龍去脈,原因及結果我會不知道嗎?我當然很清楚。最近內政部營建暑關於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有關「臺灣獼猴」的招標案,是限制性公開招標,但就其內容與方法,就是以「綁標」兩字形容之。目前尚未公布「奪」標,公開之後就是那「幫」人,那「幫」人都是學術「赫赫」有名的人,有夠「厲害」。
搞「肖」務評鑑?搞限制性公開投「票」?答案是簡簡單單的12字箴言:「睜眼說謊,官官相護,共犯結構」,真可「琅琅」上「口」。其實真相背後有如廁所的「米田共」是愈「攪」愈臭,又如「粥」事件(薄又稀)(滾又開)發生後,媒體的「馬」後「爆」真是「了得」、「了然」。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再度重啟壽山地區臺灣獼猴之輓歌

壽山自然公園終於落幕了,如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再度重啟壽山地區臺灣獼猴之輓歌,這豈是內政部營建署成立壽山國家公園成立籌備處的應有作法嗎?唉!成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臺灣獼猴未蒙其利反而深受其害。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成立籌備處人員再度「老調重彈」地調查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的數量呢?難道是全面否定「冇」先生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十幾年來的「來回走一遭」,輕輕鬆鬆地「詳知」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數量嗎?如此的調查方法?當然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人員「詳知」「冇」先生的族群的數量幾乎是「道聽塗說」的問卷調查(問誰呢?也許是臺灣獼猴吧!),因為根本沒有壽山地區臺灣獼猴分布模式等及往昔皆評論過而不再贅述
十幾年來高雄市政府向農委會申請經費與「冇」先生合作,既是如此的結果呀!豈不是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最近不是物價一直在上漲嗎?唉!現在人民的生活是苦哈哈呀!「冇」先生只是浮上台面而已,可怕地是那些與會人士的幕後「藏鏡人」,既得利益是永不放棄的共犯結構呀!與其經費的浪費,不如先改善壽山動物園內臺灣獼猴的「監獄」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數量的調查、分布模式,豈是一年半載所能調查清楚的嗎?必須長期投入的終身志業,何況臺灣獼猴是動物並不是植物呀!壽山國家公園成立籌備處人員為何「急就章」地於半年就要調查清楚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數量、分布模式呢?以天方夜譚來形容之。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數量、分布模式至今是「不清不楚」?如何談保育臺灣獼猴族的模式呢?挑明就是「冇」先生與那幫人又再「暗渡陳倉」之疑慮呀!「冇」先生有「殺生之父」之稱(答案於人間福報),這是再度重啟壽山地區臺灣獼猴之輓歌呀!為何一再重演有如一齣「連續劇」呢?唉!壽山地區臺灣獼猴被「汙名化」也是那幫人所造成而影響至今呀!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的專業知識及程度,當然知道如何規劃濕地。但是壽山地區是一座山,生態環境、文化等當然與濕地是截然不同的。就如臺灣獼猴與現存21 種獼猴屬物種中的獼猴生態、文化、結構、習性、食行及社會行為等是截然不同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人員怎可將濕地的作法套用在壽山地區呢?完全是不適當的作法。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基因的異質性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會結構的分群行為,主群與旁支群的活動範圍重疊性高與雌猴彼此間的親緣關係有顯著的相關性。出生於主群或旁支群之亞成、成年雄猴的移出或移入社群可能造成基因的「同質性」高的機率,但壽山地區臺灣獼猴基因的「同質性」低於(0.12)。每年5-8月是各個社群活動範圍的重疊性最高的月份,亦是群內、外雄猴或周邊雄猴之移出或移入社群最頻繁的月份,此際進入交配季的前奏,可促進社群間基因彼此交流。在多項研究發現:壽山地區臺灣獼猴基因的「異質性」高於其他地區臺灣獼猴而基因的「同質性」低於其他地區臺灣獼猴。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當然無效


感慨:監委聽取市政府意見當然無效,市政府聽取學者、專家意見當然無效,為何呢?因為學者、專家欠缺學習能力,只會跟臺灣獼猴一樣的模仿,模仿的結果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當然無效。

壽山臺灣獼猴核心雄猴的「任期制」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核心雄猴從未回至出生群及核心雄猴的「任期制」,此與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的成長與基因的「異質性」有顯顯著的相關性,並與壽山地區是封閉的地形及社群間活動範圍的重疊性高有息息相關,可促進彼此間基因交流的機會。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感慨:臺灣目前有十座「國家」公園,於民國85年後陸續成立多處「自然」公園,唯獨遺漏「壽山」自然公園,其因在於壽山地區環境破壞殆盡。民國78年北壽山開放,高雄市政府命名為「壽山」自然公園,與南壽山之壽山公園作一區分。奈何某一保育團體卻改為「柴山」自然公園,造成與桃園里的「柴山」居民與龍泉里的居民混為一談。每當龍泉里發生事件,媒體報導直指桃園里的「柴山」,「柴山」居民是何等的無奈與無辜?
目前有國家公園及自然公園的名稱,於民國100126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揭牌而成立籌備處,真不知是「國家」公園或是「自然」公園,原來是第一座國家自然公園,冠上「國家」兩字可能是「錢」多多吧!說「自然」一點也不自然,然而公園是名副其實的「人工」化-不是國有土地嗎?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與壽山自然公園,當然是截然不同的名稱及內涵,如今兩者之間的水平倒是如出一轍,毫無「大方向」的區隔可言。舉目前兩者事件:一是整修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的門面,有全面的規劃嗎?另外是不瞭解臺灣獼猴生態及習性等情況之下,卻大談闊論「老掉牙」的單一事件,沒有其他野生動物及植物可談嗎?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壽山臺灣獼猴有父子,兄弟及雄雌間的親緣關係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母系社會除母女關係外,亦有父子,兄弟及雄雌間的親緣關係,各種親緣關係與彼此間的理毛行為有顯著的相關性。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臺灣野生獼猴面臨滅絕危機

感慨:玉山國家公園內塔塔加臺灣野生獼猴面臨滅絕危機,觀音山臺灣野生獼猴即將面臨滅絕,旗尾山及大崗山臺灣野生獼猴面臨著岌岌可危的窘境。這幾地區臺灣野生獼猴族群目前皆是小族群,再加上地理隔絕(自然)而觀音山、旗尾山及大崗山是人為所造成的地理隔絕及人為開發所造成的棲息地的破壞。臺灣野生獼猴22年來的保育政策,被一些不懂保育政策的人士所誤導,卻大談臺灣野生獼猴的保育政策所造成的後遺症。

生態保育志工的素質

感慨:生態保育志工的素質,不懂得如何尊重野生動物,又如何瞭解生態及動物習性、行為呢?20年來只停留於不餵食的觀念上打轉,而且餵食野生動物所造成的結果,是不是結果的結果呢?何況培育志工人員的素質差及偏差觀念的一脈相傳,當然造成目前生態保育志工的素質如何了?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核心雄猴的更替可預測得知社群可能形成分群的現象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群內核心雄猴(俗稱猴王)的更替大多發生於交配季,當社群分群(形成旁支群)亦大多發生於交配季,由核心雄猴(俗稱猴王)的更替可預測得知社群可能形成分群的現象(因分群大多於核心雄猴更替後),而且社群數量的多寡與社群之分群無顯著的相關性。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壽山臺灣獼猴成年雄猴的「老二」哲學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各社群皆存在著「老二」哲學,不爭奪或也不晉升社群內核心雄猴(俗稱猴王),留滯於社群內的時間大多長於其他成年雄猴,也是社群內的穩定者。

壽山臺灣獼猴成年雄猴間的排擠效應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群內成年雄猴於交配季期間,已逐漸建立彼此間的位階而造成成年雄猴間的排擠效應,有時亦會造成雄猴間之結盟行為的瓦解,由此可得知交配季是群內、外雄猴或周邊雄猴於社群內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