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頸上的枷鎖

本文詳述壽山台灣獼猴被裝設追蹤器的過程,麻煩大家轉貼、分享出去!
為了知道台灣獼猴社群的活動範圍及路線,從11月份至今,已有三隻壽山台灣獼猴被裝設追蹤器,其中一隻為群外雄猴。台灣獼猴為母系社會,成年雄猴會離開本群在各個社群間流轉,而群外雄猴在交配季更是不會經常待在同一社群。
請問裝設追蹤器在群外雄猴身上,所得的活動範圍結果如何代表社群?
為什麼一個被委託研究的學術單位,連臺灣獼猴的社會結構都搞不清楚?
為什麼一個國家單位,可以不了解追蹤器的使用、裝設的方式、研究的方法,就任由自己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被捕捉後裝設追蹤器?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閒聊一個「假」數字,看不見壽山臺灣獼猴的「真」實面?!

表一、壽山臺灣獼猴社群數、族群數量與出生率比較表

      社群數族群數量社群出生率
1西元199716604
2西元200124800
3西元200510800
4西元200829860
5西元2009421247各猴群出生率57% (n=3)18號、19號與30號)
6西元2010431032各猴群出生率71% (n=1)18號)
7西元2011431048各猴群出生率46% (n=1)18號)
8西元2012361411各猴群出生率介於64.7%81.8% (n=7)
9西元2013?群1400各猴群出生率?
備註:1.西元1997年至西元2011年是裴家騏先生與高雄市政府合作的計畫報告
2.
西元2012年是蘇秀慧小姐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合作的計畫報告。

表二、先生與本人對於壽山臺灣獼猴社群數與各社群平均數量之差異比較表

      社群數與各社群平均數量本人先生
1西元19971.社群數1216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2平均約38
2西元20011.社群數1624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0平均約33
3西元20051.社群數2210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3平均約80
4西元20081.社群數2829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5平均約30
5西元20091.社群數2842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5平均約30
6西元20101.社群數2843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6平均24
7西元20111.社群數3143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6平均約24
8西元20121.社群數3236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36平均約40
9西元20131.社群數32
2.各社群平均數量平均約?隻
表三、先生與本人對於壽山臺灣獼猴各項資料之有與無之差異比較

      各項資料本人先生
西元1997

西元2003
1.嬰猴出生之日期
2.嬰猴出生之性別
3.各社群之出生率
4.各社群之死亡率
5.各社群之存活率
6.各社群之成功生育率
7.族群成長率
8.各社群內成員年齡層之結構
9.各社群內成員之死亡、失蹤日期
10.核心雄猴更替
11.雄猴的遷出與移入各社群之日期
12.雄性單性群遷出與移入各社群之日期
13.各社群出現點與範圍
14.每年、每月各社群數量的變動
15.每年形成旁支群、融合群或融入群有幾群
16.交配季、非交配季社會行為之差異
17.各社群組成與結構之差異

表四、本人研究壽山臺灣獼猴分群表
社群社群名稱分群日期旁支群社群名稱融入日期及社群融合日期及社群發起者
A缺嘴群1997/5/31Aa破耳群●成雌猴
缺嘴群1998/11/121998/11/12(融入B群)
缺嘴群2011/2/4Ab斷指群●成雌猴
B阿醜群1994/10/10Ba1994/12/1(融合B群)●成雌猴
阿醜群1999/11/24Bb日本頭群2000/7/15(融合B群)●成雌猴
阿醜群2006/8/21Bc頭子群2006/9/2(融合B群)●成雌猴
阿醜群2006/12/24Bd紅黑乳群●成雌猴
阿醜群2007/4/15Be年輕媽群●成雌猴
阿醜群2008/7/112008/7/11(融入Bd群)
CC二四六群1994/10/10Ca1994/12/1(融合C群)●成雌猴
C二四六群2000/1/1Cb腳底掌群2000/3/16(融合C群)●成雌猴
C二四六群2000/12/9Cc2000/12/16(融合C群)●成雌猴
C二四六群2000/12/25Cd小帥群●成雌猴
C二四六群2003/10/252003/10/25(融入Cd群)
Cd小帥群2003/11/122003/11/12(融入C群)
C二四六群2003/11/26Ce駝子群●成雌猴
DD相思台群2008/1/12Da類白弟群●成雌猴
Da類白弟群2010/12/19DaA胞參子群2011/6/19(融合Da群)●成雌猴
E殘障群2004/1/23Ea二等兵群-●成雌猴
殘障群2005/1/1Eb乖子群2005/1/22(融合E群)●成雌猴
殘障群2008/12/27Ec小白參子群●成雌猴
殘障群2011/4/24Ed溫女群2011/5/27(融合E群)●成雌猴
FF乖乖群2004/1/24Fa黑臉王群●成雌猴
F乖乖群2004/4/272004/4/27(融入Fa群)
F乖乖群2004/6/42004/6/4(融入Fa群)
F乖乖群2005/6/42005/6/4(融入Fa群)
F乖乖群2005/12/24Fb姑次子群●成雌猴
Fa黑臉王群2007/6/92007/6/9(融入Fb群)
Fb姑次子群2011/4/10FbA假乖群●成雌猴
Fb姑次子群2011/6/112011/6/11(融入FbA群)
GG青驚群1998/10/14Ga1998/10/14(融入E群)
G青驚群1999/6/24Gb類青王群●成雌猴
Gb類青王群2006/12/10GbA乖次子群●成雌猴
GbA乖次子群2008/12/27GbAa小媽次子群2009/2/1(融合GbA群)●成雌猴
GbA乖次子群2011/2/20GbAb鼻女之女群2011/6/19(融合GbA群)●成雌猴
G青驚群2002/2/28Gc小鼓吹群●成雌猴
G青驚群2008/12/20Gd頭子群■成雄猴
G青驚群2009/4/112009/4/11(融入Gd群)
II大群1996/2/3Ia野猴王群●成雌猴
I大群1997/8/31Ib1997/8/31(融入 Ia群)
I大群1998/10/24Ic老六群■成雄猴
I大群1999/1/271999/1/27(融入 Ic群)
Ic老六群2011/4/24IcA獨伍子群2011/5/20(融合 Ic群)●成雌猴
IcA獨伍子群2011/5/20IcAa小白兔群●成雌猴
Ic老六群2011/7/3IcB角女群2011/7/10(融入IcAa群)●成雌猴
I大群2001/9/30Id小泊群2001/10/14(融合 I群)●成雌猴
I大群2003/1/25If遊手群2003/1/29(融合 I群)●成雌猴
I大群2003/11/52003/11/5(融入Ie群)
J雙猴王群2003/1/25Ja小英群2003/2/3(融合 J群)●成雌猴
雙猴王群2004/1/31Jb大毛群2004/2/4(融合 J群)●成雌猴
雙猴王群2004/1/31Jc斷手媽群2004/2/4(融合 J群)●成雌猴
雙猴王群2004/12/18Jd相思王群●成雌猴
雙猴王群2008/3/16Je門牙王群2008/3/22(融合 J群)●成雌猴
KK開心谷群1998/4/7Ka1998/5/11(融合 K群)●成雌猴
K開心谷群1999/11/7Kb小開心群●成雌猴
Kb小開心群2003/3/15KbA齒子群2003/4/19(融合 Kb群)●成雌猴
Kb小開心群2005/2/27KbB雙白子群2005/7/13(融合 Kb群)●成雌猴
1021152142
(一)西元19972001年之比較說明:
1.依表一、裴先生之西元1997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8隻,西元2001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3隻。
2.西元2001年比西元1997年多出8群,8群的平均數量約為25隻,那麼其他16群則無出生率、死亡率與族群成長率為「零」。
3.結果當年(西元2001年)媒體卻大肆報導柴山獼猴數量暴增或遽增的盲從。
(二)西元2001年~2005年之比較說明:
1.依表一、裴先生之西元2001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3隻,西元2005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80隻。
2.西元2005年比西元2001年下降10群,則族群數量維持800隻,表示各社群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皆為「零」。
3.摘錄自” 保育壽山獼猴 別餵…”2008222聯合報╱記者包喬晉/高雄報導:「壽山獼猴約計10個族群,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相當,屬於『穩定族群』」。
1)本人說:西元2001年之社群數為24群至西元2005年之社群數降10群,如何解釋「穩定族群」的名詞,就如將社群變為族群一般。
2)本人說:族群數維持800隻不變,反而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相當,有如此的說法,唉!這樣的情形也能說是:「穩定族群」。
4.當年(西元2005年)臺灣獼猴沒有生老病死與獵捕、獵殺的問題,何況裴先生沒有出生率與死亡率的數據。
5.結果當年(西元2005年)媒體大肆報導因人類的餵食造成柴山獼猴數量暴增或遽增的盲從。
(三)西元2005年~2008年之比較說明:
1.依表一、裴先生之西元2005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80隻,西元2008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0隻。
2.西元2008年多出19群而族群數量則多出60,社群平均數量僅約為2隻,表示當年(西元2008年)之族群成長率亦為「零」。
3.摘錄自” 獼猴逾1200隻 柴山瀕危” 2008年12月21蘋果日報報導:「詳細計算所掌握的其中29群發現,每群隻數在1055隻間,29群總數是860隻,以此估算柴山全區約有1247隻,最多可能達約1400隻,他說,『這是近來最高、也可能是最正確的估計量』」。
1)本人說:每群隻數在1055隻間,29群總數是860隻之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0隻,正好位於1055隻間,也就是經常以30隻作為計算單位,何況當年(西元2008年)並沒有社群數30隻(含)以下的社群,也就是各社群皆在30隻以上。
2)本人說:估算柴山全區約有1247隻,這是西元2009年的資料,其社群平均數量恰好約為30隻,真是未卜先知。
3)本人說:最多可能達約1400隻,他說,「這是近來最高、也可能是最正確的估計量」,這也是未卜先知,西元2012年約1411隻(只差11隻)與西元2013年預估1440隻是雷同的,誰會相信「這是近來最高(西元2008年)、也可能是最正確的估計量」。
4.結果當年(西元2008年)媒體大肆報導因人類的餵食造成柴山獼猴數量暴增或遽增,造成獼猴過量而超承載的盲從,柴山瀕危也太聳人聽聞。
(四)西元2008年~2009年之比較說明:
1.依表一、裴先生之西元2008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0隻,西元2009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0隻。
2.西元2009年比西元2008年多出13群,13群的平均數量約為30隻,真巧與西元2008年與2009年皆約為30隻,那麼其他29群則沒有出生率、死亡率與族群成長率為「零」。
3.以(18號、19號與30號)之3社群的出生率57%,當作42群的族群成長率,社群的出生率≠族群成長率,3群當做作42群,那麼4群至…41群的出生率在哪裡。
4.結果當年(西元2009年)媒體大肆報導因人類的餵食造成柴山獼猴數量暴增或遽增,因獼猴過量或超承載的盲從。
(五)西元2009年~2010年之比較說明:
1.依表一、裴先生之西元2009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30隻,西元2010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24隻,但本人記錄壽山獼猴於西元2009年後各社群皆在30隻以上,那麼24隻是配合24×421032隻,準確而無誤。
2.西元2010年比西元2009年多出1群,獼猴個體卻少了215隻的負成長,當族群成長率為負成長時,是當年(西元2010年)嬰猴攏「死了了」擱「無夠死」喔,柴山獼猴已是岌岌可危了。
3.西元2010年與西元2009年比較之,社群數增加反而族群數量減少與族群數量減少反而出生率增加,增加反而減少與減少反而增加的矛盾。
4.以(18號)單1社群的出生率71%,當作43群的族群成長率,社群的出生率≠族群成長率,1群當做作43群,那麼2群至…42群的出生率在哪裡。
5.摘錄自”看猴子如賞鳥 屏科大有三不“2010218聯合報屏東報導:「高雄市府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進行的『壽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及衝突管理』調查,發現壽山有42個獼猴社群,數量約1247隻;多數猴群集中在木棧道沿線活動,就可獲得食物,顯示餵食使獼猴數量增加」。
1)本人說:當年(西元2010年)南壽山有5群、北壽山有9群於木棧道沿線活動,其他社群皆活動於軍事管制區(7群)與海哨區(7群),所以社群數30群至…43群都是「空號」。
2)本人說:當年(西元2010年)先生有進出軍事管制區?海哨區是要塞管制區有誰能夠進入。
6.結果當年(西元2010年)媒體大肆報導因人類的餵食造成柴山獼猴數量暴增與傷人事件頻頻的盲從,卻不知皆是此人創造出來的議題。
(六)西元2010年~2011年之比較說明:
1.依表一、裴先生之西元2010年各社群平均數量正好為24隻,西元2011年各社群平均數量恰巧約為24隻。西元20082009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皆約為30隻,為何降低為24隻,當然是自打嘴巴,勿須本人說明了。
2.西元2011年比西元2010年社群皆為43群,獼猴個體只多了16隻而已,那麼當年(西元2011年)猴囝仔攏沒「看見」喔。
3.西元2010年與西元2009年比較之,獼猴族群數量增加,社群出生率反而減少,社群出生率≠族群數量,族群數量是指獼猴存活率。
4.以(18號)單1社群的出生率71%,當作43群的族群成長率,社群的出生率≠族群成長率,1群當做作43群,那麼2群至…42群的出生率在哪裡?
5.依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報導2011/04/01 19:06):有下列四點
1﹚市府農業局表示,期中報告顯示,雖然台灣獼猴生殖季節可能延續到每年的78月,但初步研究顯示在木棧道活動的18號猴群99年出生率為46%,較前一年出生率71%降低不少,顯現勿餵食獼猴宣導逐漸產生效果。
2﹚市府農業局民國98年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進行3年「高雄市壽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數量影響因子分析計畫」99年期中報告顯示上述成果,農業局表示,市府、學術界及民間NGO團體不斷宣導勿餵食台灣獼猴的行動,已經逐漸產生效果。
3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今天表示,在壽山木棧道活動的部分台灣獼猴群,出生率明顯下降,且柴山民眾及遊客餵食行為也顯著減少,顯現勿餵食獼猴宣導逐漸產生效果。
4﹚柴山獼猴族群40多群,以18號猴群最強勢,且取得登山口最多食物資源,但經由觀察顯示柴山內民眾及遊客餵食獼猴的行為顯著減少。
1)本人說:西元20102011年以同一社群又是單一社群(18號)作為比較,(18號)單1社群的出生率71%至西元2011年降為46%,就顯現勿餵食獼猴宣導逐漸產生效果與市府、學術界及民間NGO團體不斷宣導勿餵食台灣獼猴的行動,已經逐漸產生效果。那麼西元2012年(18號)單一社群的出生率為78%,不能顯現顯現勿餵食獼猴宣導產生效果與市府、學術界及民間NGO團體不斷宣導勿餵食台灣獼猴的行動是徹底的失敗,不要往臉上貼金。
2)本人說:在壽山木棧道活動的部分台灣獼猴群,出生率明顯下降,且柴山民眾及遊客餵食行為也顯著減少。在壽山木棧道活動的部分台灣獼猴群,就是(18號)單一社群,單一社群的出生率與柴山民眾及遊客餵食行為毫無相關性,所以出生率下降≠柴山民眾及遊客餵食行為減少的結果。
3)本人說:柴山獼猴族群40多群,以18號猴群最強勢,且取得登山口最多食物資源。西元2011年社群數不是43群,為何說族群40多群,何況當年柴山獼猴於壽山木棧道活動只有9群,也不是18號猴群最強勢,更不是柴山獼猴是≠活動於壽山木棧道獼猴。
4)本人說:西元2009年至西元2011年,3年「高雄市壽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數量影響因子分析計畫」,僅取期中報告的一小段,影響因子是多項的選擇,為何只有一項:「宣導勿餵食台灣獼猴的行動」,喔!沒有其他的影響因子了。
5)本人說:當年(西元2011年)南壽山有5群、北壽山有9群於木棧道沿線活動,其他社群皆活動於軍事管制區(10群)與海哨區(7群),所以社群數30群至…43群都是「空號」。
6)本人說:當年(西元2011年)先生有進出軍事管制區?海哨區是要塞管制區有誰能夠進入,而且18號社群活動於海哨區並不是北壽山木棧道沿線。
(七)西元2011年~2012年之比較說明:
1.依表一、蘇小姐之西元2011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24隻,西元2012年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40隻,表象上顯示柴山獼猴很會生,而不會生老病死了。
2.西元2012年比西元2011年下降7群,族群數量則增加363隻,7群的社群平均數量約為40隻,表示36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與族群成長率為「零」。
3.西元2012年與西元2011年比較,獼猴社群數減少,族群數反而增加,喔!都是柴山民眾及遊客的餵食造成營養過剩,導致柴山獼猴很會生的假象。
5.7群的出生率介於64.7%81.8%,當作36群的族群成長率,社群的出生率≠族群成長率,7群當做作43群,那麼8群至…36群的出生率在哪裡。
6.摘錄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台灣獼猴族群數量、分布及行為模式調查與保育模式研擬計畫” 201212):「壽山樣區現有36 個猴群,估計族群量為1411(95%信賴區間:1251-1592),未涵蓋北部軍事管制區之族群量。各猴群出生率介於64.7%81.8% (n=7)」。
1)本人說:當年(西元2012年)南壽山有5群、北壽山有10群於木棧道沿線活動,其他社群皆活動於軍事管制區(10群)與海哨區(7群),所以社群數33群至…36群都是「空號」,並不是未涵蓋北部軍事管制區之族群量,請問是幾群的族群量。
2)本人說:當年(西元2010年)小姐有進出軍事管制區?海哨區是要塞管制區有誰能夠進入,那麼在軍事管制區看到的2群,編號是多少。

表五、先生與本人對於壽山臺灣獼猴編號與本人代號或(綽號)比較表


斐博士計畫號
本人代號及綽號      
18Be群(年輕媽群)2007/4/15形成旁支群
19Bd群(紅黑乳群)2006/12/24形成旁支群
30B群(阿醜群)1991/2/1是主群


(一)1.10幾年來斐博士親自上柴山不超過5次,不如博士1年親自上柴山6次。
2.西元2005年獵捕柴山獼猴而死傷無數,國際動物保育協會曾至臺灣調查。
3.西元2005年獵捕B群(阿醜群)之雄猴與雌猴而造成B群的分群,獼猴死傷有多少。
4.雄猴2隻頸部掛上追蹤器後,隨即死亡;雌猴3隻分別於18號、19號與30號,至西元2013年只存活1隻於哪3社群。
(二)1.不能辨識社群內獼猴個體,就是掛上追蹤器之雌猴3隻也不知屬於那社群。
2.18號社群活動於海哨區並不是活動於北壽山木棧道沿線。
3.19號社群活動於軍事管制區並不是活動於北壽山木棧道沿線。
4.30號社群於當年是「空號」。
(三)1.只觀察頸部掛上追蹤器之雌猴3隻,卻報告「柴山獼猴猴群數目約42群,詳細計算所掌握的其中29群發現,每群隻數在1055隻間,29群總數是860隻,以此估算柴山全區約有1247隻,最多可能達約1400隻,他說,『這是近來最高、也可能是最正確的估計量』。」的不實資料。(摘錄自” 獼猴逾1200隻 柴山瀕危” 2008年12月21蘋果日報)
2.西元20082012年於南、北壽山木棧道沿線活動的社群只有14群,其他社群皆活動於軍事管制區與海哨區,而且社群數32…42群皆是「空號」。
(四)1.西元2013年期中報告書(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臺灣獼猴族群資源暨人猴關係調查計畫),壽山獼猴族群數量,據說約1400隻,本人猜想社群數也可能是43群,並製造下一個議題,可能是獼猴結紮方面的相關議題喔。
2.西元2013年期末告書(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臺灣獼猴族群資源暨人猴關係調查計畫),各社群出生率介於?%至?% (n的社群數=),族群成長率多少?便知「真」的看見多少群,族群數量有多少。
3.了解社群(Troop)、族群(Population)與群聚(Community)於島嶼生態學上的意義。
4.西元201311月於軍事管制區內,有雄猴2隻與雌猴1隻頸部掛上追蹤器,是屬於那3社群,請勿亂編號。
5.西元2013年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臺灣獼猴族群資源暨人猴關係調查計畫中的「族群資源」是延續西元2012年「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台灣獼猴族群數量、分布及行為模式調查與保育模式研擬計畫」與西元2009年「高雄市壽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數量影響因子分析計畫」的內容,敬請期盼。
6.西元2013年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臺灣獼猴族群資源暨人猴關係調查計畫中的「人猴關係」是延續西元2010年「高雄市壽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及衝突管理調查」的內容,敬請期盼。
綜合上述的種種的「假」數字與「空」社群之原因,皆在於不能辨識、熟識獼猴個體與社群、或限於本身的專有學識(社群≠族群、出生率≠族群成長率)與未能親自上山調查的結果有關(只會參考日本獼猴的部份文獻、看些網路資料或道聽塗說罷了)。
壽山獼猴在領域、食物等方面或棲息地共享及共同警戒的社會行為,導致各社群間活動範圍的重疊甚高。臺灣獼猴是母系社會,成雌猴是社群的穩定者,由多支母系(含親屬和非親屬關係)所組成,存在著嚴密的階級制度。在此制度及關係下,成雄猴、雄性單性群是母系社會的「過客」。
這些年來,本人於「壽山臺灣獼猴」部落格經常提出個人的看法與見解,為何還是有人我行我素十幾年,有恃無恐地創造出一堆「假」數字,假社群數、假出生率與假族群成長率,假到如此程度,至今令人不解。
最後於一場檢討會,看到會議的簽到簿,才心中「了悟」,原來背後有行政機關與學術界的背書,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或經發局、臺灣大學、東華大學等一連串的「肉粽」。俗話說:「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假的不是真,真的不是假」,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何時了?沒法了嗎?也該是了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