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孫悟空七十二變?媒體好比「如來佛」般而齊天大聖難逃其手掌心!

1.西元2011年前,相關壽山獼猴的期未報告書,如果是正確、真實無誤?為何都不公布,只透過媒體放個屁?難道是心虛?抑或是醜媳婦不敢見公婆呢?
2.網路搜集有以下資料作為參考比較得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露出馬腳。
3.西元2013年的期未報告如何自圓其說?媒體等著瞧吧!光環成之於媒體?是否亦敗之於媒體?媒體要重重地加油了。
4.在媒體之前面是道貌岸然?講得頭頭是道?難道媒體看不出點點兒的端倪嗎?何方神聖?如此神通廣大呢?
5.蒙騙真相16年?真是箇中高手?此時媒體該發揮應有的專業精神,該戳破了吧!不要再當「掛勾」一族了。
6.事實的真相,難道大家都不知道嗎?請捫心自問?只要以下資料作一比較就會一目瞭然,所有的謊話都會不攻自破。
7.媒體知道嗎?2012年臺灣獼猴保育管理研討會的主持人一直不讓本人發問,並阻止本人發言,說什麼挑戰研究方法?叫本人公布資料等?人單勢薄對上人多勢眾,只因媒體不在場?西元2013年研討會冀望媒體皆在場,熱鬧熱鬧一下吧!
8.4000天以上的歲月於壽山與4天作一比較,與會人士既不以為然?上山見真章也等了快一年?真理是愈辯愈明的,事實總是勝於雄辯。
8.本人資料何須公布?只要請問經年累月的登山民眾?在北壽山的木棧道上看到幾群?在南壽山的木棧道上看到幾群?合計一下就知道了?這也是媒體挖掘真相的時候,大家共襄盛舉吧!
備註:參考資料
1.受高雄市政府委託調查壽山台灣獼猴生態的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昨天說,壽山獼猴約計 10個族群,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相當,屬於「穩定族群」,重點是要徹底禁止餵食,維持平衡。 裴家騏為期 3年的壽山台灣獼猴生態調查,到今年底止。之前相關調查指壽山獼猴約 800 (摘錄自” 保育壽山獼猴 別餵…”2008222聯合報╱記者包喬晉/高雄報導)
2.裴家騏昨首度發表最新的柴山獼猴研究,報告指柴山獼猴猴群數目約42群,詳細計算所掌握的其中29群發現,每群隻數在1055隻間,29群總數是860隻,以此估算柴山全區約有1247隻,最多可能達約1400,他說,「這是近來最高、也可能是最正確的估計量。」(摘錄自” 獼猴逾1200隻 柴山瀕危” 2008年12月21蘋果日報)
3.高雄市府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進行的「壽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及衝突管理」調查,發現壽山有42個獼猴社群,數量約1247隻;多數猴群集中在木棧道沿線活動,就可獲得食物,顯示餵食使獼猴數量增加。(摘錄自” 看猴子如賞鳥 屏科大有三不“2010218聯合報屏東報導)
4.壽山樣區現有36 個猴群,估計族群量為1411 (95%信賴區間:1251-1592),未涵蓋北部軍事管制區之族群量。各猴群出生率介於64.7%81.8% (n=7)(摘錄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台灣獼猴族群數量、分布及行為模式調查與保育模式研擬計畫” 201212)



壽山各區猴群2009 2012 年出生率(%)(摘錄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台灣獼猴族群數量、分布及行為模式調查與保育模式研擬計畫” 201212)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人員之計畫的決策與實施相當的輕率,也算是失職吧!

1.項圈雄猴將來的命運有如橡皮筋狗?真是喪心病狂之徒?
2.GPS衛星定位的準確性?誤差值過大可達100~200公尺以上,於管制區內可肆無忌憚地使用嗎?
3.被裝設追蹤器的臺灣獼猴個體總共有五隻(23),但是該論文僅提及3隻雌猴的狀況,因為雄猴已死亡了(未死亡前根本無法追蹤)。
4.高雄市政府捕捉B群數十隻獼猴後,立即造成B群的分群為Bd群與Be群,3隻頸上雌猴野外後分別回至B群、Bd群與Be群。再說捕捉B群數十隻獼猴而只存活3隻,表示其他獼猴皆死亡了,真是殺猴不眨眼之徒?
5.依本人的記錄及熟悉獼猴個體,可戳破謊言。30群是B群(即為第2群)、18群是Be群(即為第5群)而18群是Bd群(即為第4群)。所以該活動範圍內,沒有18號、19號及30號的社群編號的存在,簡直是鬼話連篇地隨便編號,因為此活動範圍內根本沒有如此多的社群存在。
6.這是什麼論文?是誰指導的?根據研究有說謊臉型的師父就有說謊的徒弟,真是狂妄之徒?
7.上壽山幾天?天呀!在三年只有完整的五天的記錄?能為碩士論文?難怪有一天看到23群,上壽山4天看到36群的誑語,原來都是沆瀣一氣之徒?
8.最可悲,也是最可恨的是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依上頭的指示,竟然替”廠商"量身定做?
9.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人員對於追蹤器過去的使用,真的完全一無所知嗎?也不了解他們口中的”廠商"是多麼不負責任嗎?
10.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人員任意的准許於國家自然公園內的野生動物被掛帶項圈,卻完全沒有考慮後果,計畫的決策與實施相當輕率,難道不是失職嗎?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如此的計畫報告?為何雇主還心甘情願地付錢給廠商呢?

壽山臺灣獼猴歷年來的社群數與族群數量表

     
社群數
族群數量
出生率
民國86年(西元1997年)
16
604

民國90年(西元2001年)
24
800

民國98年(西元2009年)
42
1247
57%
民國99年(西元2010年)
43
1032
71%
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
43
1048
46%
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
36
1411

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
1400

備註:此表是先生與高雄市政府合作的計畫報告,民國101年是小姐與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合作的計畫報告。



依表說明:
1.民國86年族群數量604隻,民國98年族群數量1247隻。1247604643隻,643÷2625隻(42群-16群=26群),族群成長率:25÷122.1%(民國98年-民國86年=12年)。
2.民國98年社群數有42群,結果12年來每社群只增加約1隻,這是什麼計畫報告?還說什麼獼猴數量暴增呢(12年來族群成長率只增加2.1%)?竟說社群出生率增加為57%,這是什麼統計分析呀!用「膝蓋」想,明眼人皆知絕對是不可能的事,這就是瞎子摸象之諷。
3.民國99年與民國98年作一比較,獼猴族群數量減少,社群出生率反而增加。
4.民國100年與民國99年作一比較,獼猴族群數量增加,社群出生率反而減少。
5.民國101年與民國100年作一比較,獼猴社群數減少,族群數量反而增加。既沒做獼猴個體辨識及沒做社群辨認,竟然說族群數量有36群,族群數量有1411隻,豈不是與瞎子摸象有異曲同工之譏。
6.民國102年有1400隻,不知社群數有幾群?因為族群數量只增加11隻而已,社群出生率又如何?族群成長率又如何?一個謊言再加更多的謊言,如何自圓其說?請大家拭目以待吧!如此的計畫報告?雇主能心甘情願地付錢給廠商呢?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人猴戰爭(下)-保育之路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9E%97%E7%BE%8E%E7%BE%8E/%E4%BA%BA%E7%8C%B4%E6%88%B0%E7%88%AD%E4%B8%8B-%E4%BF%9D%E8%82%B2%E4%B9%8B%E8%B7%AF/10152053014802722

人猴戰爭(下)-保育之路

人猴戰爭()-保育之路

我們回顧1989年 「野生動物保育法」訂定之前,台灣獼猴族群的確曾經面臨生存浩劫,當時的牠們做當作山產店可口的佳餚,頭骨是藝品店最暢銷的紀念品,出生不久模樣甚是可愛 的小嬰猴與母親分離成為人類的寵物。大量的獵殺、捕捉使得台灣獼猴一度頻臨絕種,台灣獼猴也就順理成章進入保育名單,變成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經過10年的保育,農委會在2001年 公布了一份台灣獼猴族群數量調查報告,對外公布全台灣的獼猴有二十五萬隻,於是獼猴數量過多、爆增的傳聞甚囂塵上。學術界也開始研擬要將台灣獼猴列為合法 的實驗動物,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將向中研院提案,成立國內首座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認為數量眾多的台灣獼猴似乎有潛力成為靈長類實驗動物。
這麼多年來,台灣獼猴從「珍貴稀有」變成一文不值,從需要保育的野生動物變成農民最大的敵人,在一片撻伐聲當中,我們可曾仔細思考我們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為何我們已經施行了千百種方法,這場打了20年的人猴戰爭卻不曾稍止?我們可曾回首看一看台灣獼猴這條坎坷的「保育之路」?
難道片面的數量就能決定保育的成效嗎?沒有長期駐點追蹤監測,我們如何評斷這些年間的數量增長?仔細探究之下,才發現我們一直以來所倡導"保育"其實漏洞百出。 
台灣獼猴常被認為是野生動物保育成功的範例,但是,卻沒建立長期監測其族群生態的機制,導致一般大眾對於台灣獼猴的認知多是一知半解,隨著媒體的報導起舞, 大部分的報導幾乎是未經求證的錯誤知識。以高雄壽山為例,私人自闢的休息區以及道路狀況非常嚴重,還恣意放置各項人工設施和栽種景觀植物於私人休息區中, 並強行驅趕闖入此地的獼猴,嚴重破壞壽山地區的生態環境,讓自然的棲地遭到破壞與減少。當大家在關注人猴衝突這個議題的同時,卻鮮少有人注意壽山生態棲地 被破壞的情形,長期監測站的設立,可掌握壽山台灣獼猴族群狀況,及人為破壞的情況,並建立台灣獼猴資料庫,才能更了解台灣獼猴真正的保育狀況。
探究人猴衝突最大的主因在於我們對待野生動物的觀念和態度。台灣,看似個保育觀念非常暢行的國家,但問起如何與野生動物相處,卻幾乎懵懵懂懂。其中的問題點 在於缺乏環境教育解說及志工有效管理。我們對民眾所作的宣導,不該只停留在規勸,而是規劃良好的解說教育制度,培養解說員及志工,使民眾能得到完整且正確 的環境教育。
另外,我們在志工管理方面缺乏實際的管理經營和推廣,許多民眾都知道有志工,但是通常都不知道志工的工作是甚麼,沒有妥善的規劃和宣傳讓志工服務無法發揮最大效益。
當我們使用錯誤的方式與野生動物相處,這讓人猴之間的關係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其實大部分的獼猴並不敢真的對人攻擊,因為牠們也不了解人類,不曉得人 類的行為代表什麼意義,為了保護同伴牠們往往只好選擇防衛。與野生動物相處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尊重」及「平等看待」。並不因為我們身為人而比較高等, 也不因牠們只是動物而比較低下。
    走過這20年的人猴戰爭,我們應該了解真正的"保育動物"絕不是由動物的增加數量來決定成 功與否,保育應該視為整體環境的保育,和傳播正確的環境教育知識,並非對於媒體錯誤的報導照單全收,當我們用心去了解台灣獼猴的世界,真正站在"自然"的 角度去看野生動物,才是和平的開始。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待保育類的野生動物(臺灣獼猴),可罰則嗎?


      5歲亞成雄猴的頸上掛上追蹤器,簡直是虐待動物。5歲亞成猴正是成長為成年雄猴的階段,體型變化最大。圖片內獼猴之追蹤器已緊縮脖子而造成獼猴呼吸困難,最後導致死亡。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動物保護法規定,這是虐待動物,應有罰則。但是一個是兇手(屏科大),一個是幫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藉研究之名,行虐殺之實,永遠是官官相護何時了?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壽山上的獼猴約有1400隻,群聚在各山頭是胡說八道喔!

民國99年柴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量及人猴互動的的報告,這是報告而已,並不是研究喔!此報告指出社群有43群而族群量有1032隻,這完完全全與事實不符,並指出壽山台灣獼猴的數量已過量,超承載的危言聳聽之話語,簡直是胡說八道?因為根本沒做壽山族群的生態研究。
民國102年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臺灣獼猴的族群分布與人猴關係的報告內容,這也是報告而已,並不是研究喔!此報告指出社群有36群而族群量有1411隻,這也是完完全全與事實不符,也指出壽山台灣獼猴的數量已過量,超承載的危言聳聽之話語,這簡直也是胡說八道?因為根本沒做壽山族群的生態研究。。
在此請問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秘書許書國,您說:初步調查,壽山上的獼猴約有1400隻,群聚在各山頭。此數量請各位與民國99年與民國102年作一比較,壽山族群的成長如何?靈長類不是很會生嗎?獼猴群聚在各山頭,難道獼猴是強盜嗎?群聚與族群的意義相同嗎?族群與社群的意義相同嗎?目前臺灣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學者專家根本不懂臺灣獼猴的社群結構與組成。
本人於壽山研究臺灣獼猴已是20年了,完全熟識獼猴的個體及擁有獼猴的「戶口名簿」,更了解壽山臺灣獼猴的活動範圍等。也在做全省臺灣獼猴的普查,並指出全省臺灣獼猴的數量不會超過一萬隻。可嘆!某學者根本沒做全省臺灣獼猴的普查,在接受媒體(熱線追蹤)訪問時,竟也說全省臺灣獼猴的數量不會超過一萬隻,某學者也說出在做研究時亦採「餵食法」,卻口口聲聲地說:不餵食也能親近獼猴。
請問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秘書許書國,您說:已委託專家學者調查評估山上的獼猴是否過量或超承載,此學者鐵定是屏科大的學者,絕不是臺灣獼猴的專家。如此的報告,不知國家自然公園如何評估?大家都等著看呀!

頸上的枷鎖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9E%97%E7%BE%8E%E7%BE%8E/%E9%A0%B8%E4%B8%8A%E7%9A%84%E6%9E%B7%E9%8E%96/10152028210607722

頸上的枷鎖

頸上的枷鎖

因為人猴衝突的頻繁發生,高雄市政府建設局(也就是改制後的都發局)2002年開始針對騷擾民眾的台灣獼猴進行捕捉,而後,在2005425的新聞 稿中明白的寫出,建設局將與學術機構研究捕捉帶頭破壞果園的台灣獼猴。
後因為活動範圍研究的需要,屏東科技大學於2006年將這些所捕捉到的台灣獼猴個 體裝上追蹤器(也就是無線電發報器,利用手持天線來接收無線電訊號以追蹤個體的活動範圍,再以GPS定位座標)
事實上,根據林金福的記錄和中山研究生拍攝的照片,被裝設追蹤器的台灣獼猴個體總共有五隻(23),但是該論文僅提及3隻雌猴的狀況,我猜想是因為被裝設追蹤器的2隻雄猴野放以後都失蹤和死亡的緣故。
被掛追蹤器的台灣獼猴個體(2006-2007)
照片中的雌猴,初期因對項圈的不適應,不斷反覆拔毛想扯掉項圈,這樣的行為非常明顯是對項圈的排斥,但是該論文完全沒有提及不適應的狀況,內文甚至描述三隻雌猴適應狀況良好。
在草叢中發現已死亡的雄猴個體(林金福,2006)
照片拍攝於2006-2007年,該研究於20086月結束,論文於20097月完成。然而2011年時,雌猴仍掛著追蹤器。
我甚麼時候可以拿掉這難看的項鍊??
研究完成了,論文寫完了,卻再也沒有人關心她們的死活。(我最後一次看到掛著項圈的醜次女,是在201310月,目前該雌猴已經約2星期沒有看到。)
現在,又要歷史重演了...
委託屏東科技大學追蹤獼猴社群的活動範圍所掛戴的追蹤器,這是我詢問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得到的答案。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
當年,為了一篇碩士論文而帶上的終生枷鎖未曾被解下,那三隻被掛戴追蹤器的雌猴大部分都已年老或失蹤,她們卻一生戴著掙脫不了的枷鎖。
而今卻又出現新的受害者,如果是你,願意終其一生都帶著刑具嗎?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歷史悲劇重演─阿猴!黃泉路上再相會吧!

西元2005年於壽山獵捕臺灣獼猴在獵捕過程中死亡有數「百」隻,關在壽山動物監獄裡死亡有數「十」隻,掛上追蹤器的獼猴如今死亡殆盡。現今又故技重施,過程中已經有獼猴死亡,掛上追蹤器的獼猴已發現一隻,但已經失蹤的獼猴目前達數「十」隻以上。臺灣獼猴於臺灣是除人類以外,唯一的靈長類動物,有手有腳、有血有淚,掛上追蹤器這不是虐待,什麼叫虐待;這不是謀殺,什麼叫謀殺。
這是西元2005年掛上追蹤器後造成獼猴的死亡。

人猴戰爭(上) - 二十年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9E%97%E7%BE%8E%E7%BE%8E/%E4%BA%BA%E7%8C%B4%E6%88%B0%E7%88%AD%E4%B8%8A-%E4%BA%8C%E5%8D%81%E5%B9%B4/10152013613132722

人猴戰爭(上) - 二十年

人猴戰爭() - 二十年

1989年訂定「野生動物保育法」後,對台灣獼猴的保育有它一定的功效,近年來,台灣獼猴更被認為是野生動物保育成功的範例。但隨著獼猴保育成功之後隨之 而來的卻是人、猴對峙與衝突。獼猴侵擾民宅時有所聞,果園農民總是抱怨獼猴偷取作物,登山的遊客都懼怕獼猴的搶食,偶爾還能看到獼猴下山到柏油路上逛大街 的新聞。從高雄柴山、彰化二水、中部玉山塔塔加,到台北陽明山,屢傳獼猴抓傷遊客,導致人、猴關係更加緊張。
許多學術單位和機構,也積極想解決台灣獼猴的問題,於是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在澎湖四角嶼進行臺灣獼猴的野放試驗,分別於19985月、9月和 19997月、8月野放了20隻收容中心的獼猴於澎湖四角嶼上,這些獼猴均為被政府捕捉,或遭民眾所棄養的個體,試圖想讓這些被棄養的獼猴在自然環境中 發展其應有的社會結構,並為澎湖當地居民帶來觀光效益。待試驗成功之後,更可望能將部分野生的台灣獼猴移往四角嶼野放,期盼減少台灣獼猴的族群密度。
然而,2001年,這群獼猴卻又因未能成功轉化為觀光資源,且傳出獼猴抓傷兩位到島上撿拾貝殼的婦人,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滿,認為這些野放的台灣獼猴已經危害 到他們的安全,在當地民眾強烈要求遷移之下,獼猴被迫從四角嶼撤離回到台灣本島的收容中心。
除了學術單位,政府更為了處理 人猴衝突的問題,絞盡腦汁,用盡辦法。農委會不僅立冊教導農民如何驅走獼猴,更放寬保育法,賦予各縣市更多權力處理傷害遊客、製造問題的野生動物,在這些 「處理方法」中,甚至明白寫出,必要時可使用傷害性的手段達到防治的效果,更由於台灣獼猴危害農作物的事件屢見不鮮,農民央求農委會降低台灣獼猴的保育等 級,於是在2008年將台灣獼猴第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被降為第三級的「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這10多年來,人猴戰爭越演越烈。
人猴衝突如此頻繁,其中高雄柴山因獼猴搶食的問題最常被媒體報導,人猴衝突最受關注,柴山台灣獼猴惡名昭彰的形象更因此深植人心。為了阻止猴子搶奪食物,人類祭出各種法寶,像是BB彈、彈弓、棍棒、電擊棒...等等工具,以驅趕在休息區對食物虎視眈眈的台灣獼猴。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於2002年開始針對騷擾民眾的台灣獼猴進行捕捉,而後,在2005425的新聞稿中明白的寫出,建設局將與學術機構研究捕捉帶頭 破壞果園的台灣獼猴。並在2009年於柴山設置五處宣導「不餵養、不接觸、食物不外露、不攻擊、不帶寵物上山」的宣導看板,民眾若是不當接觸或餵食野生獼 猴,將會處以五千元到一萬元的罰金。並在20107月,成立高雄市獼猴志工隊,驅趕離住宅區過近的獼猴,跟登山民眾宣導不餵食獼猴。
到了2011126,柴山終於正式升格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台灣獼猴與人類的衝突依舊是個燙手山芋,開始有人提議效仿香港政府,替獼猴節育的想法,以期更有效的控管台灣獼猴的數量。
但是,我們探究香港政府替獼猴絕育的背景,是源於1913年,為了維護九龍和新界的民生用水不被汙染,引進了外來種恆河猴來吃有毒植物馬錢。在香港幾乎沒有 天敵的恆河猴數量愈來愈多,在地狹人稠的香港,人猴爭地,人猴大戰終於也引爆了。於是,為了避免恆河猴過度繁衍,2007年開始香港漁護署為恆河猴進行絕 育手術。
相較於香港的外來種恆河猴,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也是這座島嶼上,除了人類以外的唯一的靈長類動物,牠們的外型和我們相像,牠們的基因和我們類似,牠們的行為和我們
如出一轍,可是牠們的命運卻和我們大相逕庭。
美國芝加哥動物研究學者Fooden. J.,在台南左鎮菜寮溪,發現台灣獼猴的牙齒化石,經過三年的研究比對,2003年提出報告,認為台灣獼猴可能早在三十萬年前,就輾轉來到這座島落地生 根,成為這島上的住民,而今這批台灣島上的"原住民"卻變成和人類利益相爭的敵人。
人猴戰爭持續了20年,台灣獼猴歷經捕捉、獵殺、保育、野放、降級,命運始終在人類的操縱之下浮浮沉沉,人類變成一個高高在上的主宰,任意的決定台灣獼猴的生與死。

林金福的獼猴人生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9E%97%E7%BE%8E%E7%BE%8E/%E6%9E%97%E9%87%91%E7%A6%8F%E7%9A%84%E7%8D%BC%E7%8C%B4%E4%BA%BA%E7%94%9F/10152008027657722

林金福的獼猴人生

林金福的獼猴人生

我想這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了。我想這世界上,應該也沒有記者可以描寫他比我還要真實貼切了。所以,那就由我來寫吧!寫這20年來他所品嘗的辛酸血淚,寫這20年來他所執迷不悔的事物,寫這20年來他所過的獼猴人生。他是我的父親,林金福
    大部分認識他的人,都叫他林老師或林主任,而大部分認識他的人也都知道他對壽山臺灣獼猴投注很多心力,但是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我們家跟臺灣獼猴的情感到底有多深。
20年前我父親生了一場病,學生貼心地為了他的健康將同學會變成健行活動,地點是高雄壽山,那天是和臺灣獼猴的初次相遇,也開始了我們家的上山追猴仔之路。從那天起,每逢假日,壽山變成我們家家庭旅遊的不變選擇。
跨年有活動嗎?看猴子!
過年去哪玩?看猴子!
暑假去哪玩?看猴子!
中秋節有去烤肉嗎?看猴子!
春夏秋冬,一年365天,他花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山上,就這樣持續了20年。對他來說,臺灣獼猴已經不只是研究對象而已,是朋友、夥伴,是一種 使命。人家不是常說,研究者往往都有一種偏執的個性特質,才能持續的對自己的研究投注熱情。我覺得我父親根本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偏執狂,我常常認為他對臺灣 獼猴可能比對我還有耐心跟包容心,猴子陪他的時間可能也比我多很多。
因為這樣的偏執,他以一個國文老師的身分拿到了生科碩士的文憑,甚至還繼續念了生科的博士班,只是因為他希望他所說的臺灣獼猴生態可以得到更多認可。我想,我這一生都比不上他,他在臺灣獼猴身上所投注的心力、奉獻是我所遠遠不及的。
也 許,他不是研究臺灣獼猴的第一人;也許,他的理論知識比不上專業的學者專家;又也許,他對臺灣獼猴有著太重的愛,做不到研究中立,可是他也許是這世界上最 了解臺灣獼猴的人,他跟臺灣獼猴相處的時間比任何一個檯面上的專家學者還要久,他野外觀察的時數遠遠超過寫臺灣獼猴的任何一本學術論文。
可是他的研究之路卻走得很辛苦,因為臺灣獼猴是跟人類衝突最頻繁的野生動物;因為臺灣獼猴表面上數量很多很容易看見,可是我們卻不見得了解牠;因為關於臺 灣獼猴負面的新聞多不勝數,明明是錯誤的觀念卻因為媒體的傳播而變成一種既定的印象。
上山可能會被民眾指指點點或口出惡言,也常常遇到正在記錄,猴群卻被 登山客拿枴杖或彈弓驅趕。而他國文老師的身分,也常常令人忽略他在臺灣獼猴這塊領域的努力,他就這麼一個人孤軍奮戰,沒有甚麼資源,講的話再真實也不一定 會被認可。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放棄,就這麼固執的一個人,固執地相信總有一天大家會看見他所說的真實。
他不在乎會不會成名,他不在乎有沒有經費支持,他不在乎他在學術界有沒有地位,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稱呼他,他不在乎在別人眼中的他是不是研究者。
假如可以多改變一個人錯誤的觀念,多改變一個人對臺灣獼猴的錯誤認知,那麼我們的付出就值得了。這句話是他教我的,這句話也變成了我的使命。
他是全臺灣最了解臺灣獼猴的人,他是為了臺灣獼猴奉獻了20年心力的人,他不是別人,他是我父親,林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