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理毛行為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群內,群內、外雄猴替雌猴理毛行為,交配季高於非交配季;群內、外雄猴相互理毛行為,非交配季高於交配季。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壽山臺灣獼猴社群對峙情形


壽山臺灣獼猴成年雌猴的驅趕行為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群內成年雌猴驅趕或威嚇群外雄猴或群外孤猴及亞成雄猴的行為,交配季高於非交配季。

壽山臺灣獼猴雄猴間的結盟行為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群內核心及群內雄猴有結盟行為,此行為在於臣服成年雌猴,雄性單性群常與群外雄猴結盟行為而驅趕初移入社群的群外雄猴或群外孤猴及亞成雄猴。

壽山臺灣獼猴雄猴間的互動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核心雄猴離開約50公尺時,見到群外孤猴而怕之,當群外孤猴於社群外時,卻害怕核心及群內、外雄猴。

壽山臺灣獼猴成年雌猴相互跨騎行為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群內成年雌猴相互跨騎行為,交配季高於非交配季。

壽山臺灣獼猴熟識親屬的記憶力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社群間對峙時,核心及群內、外雄猴不參與其出生群及曾待過得社群,此可能與其熟識親屬的記憶力有關,所以獼猴有能力辨別親與疏。

壽山臺灣獼猴成年雄猴的托嬰行為

研究發現:壽山臺灣獼猴之成年雄猴不會追咬牠社群的滿1歲幼猴及嬰猴,反而照顧之,以及照顧嬰猴的托嬰行為,此可能與雄猴變動不居(經常移出與移入)的因素有關。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壽山臺灣獼猴社群間互動的改變

研究發現:目前壽山臺灣獼猴第一代雌猴幾多死亡及第二代雌猴部份的死亡,造成社群之互動及對峙的改變。

臺灣獼猴的社會結構

研究發現:臺灣獼猴之群居生活→母系社會→雌猴接納行為→核心雄猴更替→分群,是環環相扣的。

臺灣獼猴的天性

研究發現:臺灣獼猴天性是不怕人的,在人類長期獵捕或獵殺之下,而產生對人類的不信任感,才害怕人類,所以對陌生人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並不斷地發出警戒聲,及威嚇陌生人的靠近。臺灣獼猴資質有愚庸聰敏,在自然法則下求生存,部份社群的成員因懂得與人類的互動,而取得有效資源的利用。人類偏差的認知、觀念、行為及科學方法等,卻認為臺灣獼猴行為的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