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無扯


身為新聞媒體人於報導臺灣獼猴的各種狀況時,應多多少少具備臺灣獼猴生態之基本知識的素養,並不是信手拈來或道聽途說的「錯誤」之常識。本人往昔評論有關於壽山臺灣獼猴諸多報導新聞的內容,常以「無知」兩字形容之,而民國10245的報導內容,可說:以「無扯」兩字來形容之。
報導內容:臺灣獼猴猴群,每群少則35隻,多則340隻,此種常識可以「無稽之談」形容之,況且學者專家的研究自民國78年迄今,皆言每群約1030隻之間,此類知識或資訊,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目前已不試用於臺灣獼猴的社群結構或成員組成資料之參考。
新聞報導的「無知」是可原諒的,但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學者專家,於西元2012年臺灣獼猴保育管理研討會,卻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一條路線上,當日(一天內)看到猴群有23群,這才是可怕的「無知」也「太扯」了,並以荒謬至極的「樣本偏差」作數量的統計分析,可說是自曝其短而自取其辱呀!
民國10245的報導之內容,真是「無扯」至極呀!基本常識或知識何在呢?生活緊張或內分泌失調造成臺灣獼猴掉毛,怎麼會出現在「雌猴」的「腹部」兩側呢?該好好地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觀察,不要老是在「猜測」如何又如何的「無知」與「無扯」。
最後坦白地告訴「大家」,本人自民國82年觀察以來,至今「尚未」發現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孤猴」曾掉毛,再說成年雄猴成為優勢雄猴之前,定會經過「孤猴」的成長階段,「孤猴」怎麼會地位較低、落單、冷落或鬱鬱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