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有關臺灣獼猴族群結構只描述臺灣獼猴社群內的成員數介於10至30隻間的刻板印象,再者,野外族群常因研究的困難度高而未能熟識個體與社群內是由那些成員所組織的結構。因此本研究目的是藉壽山地區臺灣獼猴族群中各社群大小的數量與成年雌性所生育子代數的存活率,來探討與社群成長。
本研究的實驗地位於高雄市壽山,自1996年1月開始紀錄至2005年底的10年內,社群數量結構M群(21至50≦隻)與L群(>50隻)為 (74%,n=31)高於S群(20≦隻)為 (26%,n=31),得知壽山地區社群結構M與L群是常見的數量。1989年隨著軍事管制區的部份開放,與一般民眾常接觸的社群A、B、C與其旁支群Aa、Cc、Cd為主要研究對象。六社群成年雌性(≧4 years)共為157隻而其所生育子代共為402隻而嬰猴(<1years)數死亡為137隻(34%,n=402),雌猴(≧1years)數死亡為(36%,n=157)。社群A、B、C、Aa、Cc、Cd的成員數成長率分別為3%、12%、6%、-4%、-5%、2%而總成長率為14%,其中以社群B為12%是呈指數成長而旁支群Aa與Cc分別為-4%、-5%是呈負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